行业数据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数据

九江百度||做了4年信息流,我总结了这些踩坑经验!

本文共分5个板块:

1. 三大信息流媒体的区别
2. 创意逻辑
3. 产品科普
4. 日常操作
5. 踩坑分享

1

巨量、腾讯、快手
大信息流媒体的区别

1、巨量

① 平台特点

巨量平台起量速度比较快,它的核心点在创意,能干预的常规操作较少。
冷启动可直接启用对应转化目标。这一点区别于腾讯,腾讯必须要用浅层的数据目标去积累数据进行建模,才能切换深层目标。

② 定向设置

大家天天说通投,但我不建议大家什么都没设置,就直接去投放,这样投下来流量比较泛,好还是做一下定向设置。
建议采用系统推荐的定向行业人群包,行业人群包可以让你们的运营帮你们打包,也可以在后台打包。
打包完要定时去复盘不同的人群包的效果,如果发现一些人群包效果很差,就及时把它抛掉。

③ 跑量因素

影响跑量的因素主要是素材定向
如果定向卡的太死,就特别难起量。建议一个人群定向做到几千万的水平,这种会比较容易投。那种单独投某一个特定地域的情况,无法放大,属于不可抗力因素。在能放大定向时,尽量把定向放大。

2、腾讯

① 平台特点

腾讯新账户起量特别慢,可能跑一两周还是不起量。此外,计划衰退会比较快,新建的计划需求特别大。
计划衰退快是因为腾讯跑的比较好的计划,一般都是用人群包的定向。
在系统对人群预估这块,系统会优先洗核心人群,如果卡在某一个人群包,系统能洗的人群数量特别少,这种情况下,就很容易出现计划跟素材同时衰退的情况,这会导致新建需求增大,这是一个负向的循环。
腾讯不像巨量可以直接使用非常深度的目标,比如直接启动付费这一块,目前大部分行业都不能直接启用,因为它们的数据样本太少了。
一般情况,比如游戏行业直接启用 ROI 系数是可以跑动的,但是在网服行业和社交行业,必须先用浅层的目标去跑,跑到一定的数量,积累到足够的数据样本之后,再切深层目标。
比如前期用激活付费双出价,后面再切到付费,再逐渐切到支付 ROI 系数,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。如果直接用深层目标,就会出现没有曝光或者很少曝光的情况。

② 定向设置

人群包效果优,近期后台推送了人群包和经济行为下线的通知,这一块大家不用着急,因为还有其他的解法。
举个例子,一方人群包不下线,在数据样本量足够大的情况下,可以直接用一方人群包绑包去投放。另外,如果一方人群包的数据样本只有几万,就用绑包加上自动拓量当种子包去投放。

③ 跑量因素

影响跑量的因素主要是账户余额和预算。比如一个新账户充值10W 跟充50W,获得的流量是不一样的,同一个账户里,只充了10W,很难跑量,直接充50W,很快就能跑量。

3、快手

① 平台特点

快手跟腾讯有点像,起量的速度很慢,计划衰退很快,新建计划的需求大。不过这里有一个原因,快手想要提升用户的体验感。
据我观察,起量素材曝光到200W 左右,账户消耗可能会急剧下降,这是计划生命周期的一个瓶颈,建议大家留意一下素材衰退时,计划曝光的情况。
快手的建模比腾讯好一点。主要表现在付费目标比较好,单次付费、每次付费 ROI 系数、激活激活加付费双出价都有。
我的建议是,前期不用激活加付费双出价,可以先用付费或每次付费去积累数据样本,再去切深层的系数。前期直接跑系数,可能会出现难跑量的情况。
快手的投留存目标对比其他媒体更具备优势,用户LTV短。快手 APP 的人群画像,是偏下沉的用户,付费的能力较弱,所以大家要做好一定的心理预期。

② 定向设置

常用的是系统优选人群包这两种定向。

③ 跑量因素

影响跑量的因素主要是素材,快手比较吃素材。
如果要跑快手,建议大家多开几个账户,避免出现某条计划爆量带动账户起量,一两天之后,计划衰退账户消耗不动的情况。建议多增加一些账户去分担风险。
小结:
Ⅰ. 腾讯跟快手这边都会存在计划急剧衰退的情况,腾讯计划的生命周期一般是1~3天,快手计划则是在200W 曝光左右会出现计划衰退,这两个平台都是新建基数要求多。
Ⅱ. 巨量更看重创意,不起量的原因,一般都会给出标注,比如创意挤压、重复和低质。
Ⅲ. 人群包更新频率,腾讯是固定的,要经常去打包。巨量是每日更新,不用去每天都去更。快手需要手动筛选,行业运营会推一些人群包,但是他们推的人群包基本上也都是在后台筛选的。

2

创意逻辑

1、广告分发逻辑

从目前几大平台的更新节奏,和往后的趋势来看,创意还是主打方向。
  • 上一篇:九江百度||百度搜索数据报告升级,新增“图片报告”
  • 下一篇:九江百度||18个百度搜索出价问题汇总